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药理作用:
大通草:主要用于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等症状。
小通草:主要用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多用于治疗黄疸、湿热带下、经闭腹痛等症状。
2.形态特征:
大通草:源于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髓。其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的圆柱形,中空,质地轻软,断面纤维状。
小通草:源于木通科植物白木通的茎髓。外观为长条状或管状,直径较细,颜色为白色或米黄色,质地较硬,断面有纹理。
3.使用方法:
大通草:一般以15-30克的剂量煎服,亦可泡茶饮用。适合慢性病症和长期调理。
小通草:一般用量为3-9克,多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通常煎服。适合短期治疗急性症状。
大通草和小通草虽然名字相似,但在药理作用、形态特征和使用方法上均有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