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茵陈蒿汤
主要成分:茵陈、栀子、大黄。
主要作用:清热利湿,退黄。
应用范围:用于湿热黄疸,尤其适用于肝胆系统的疾病。
2.大柴胡汤
主要成分:柴胡、大黄、枳实、半夏、生姜、大枣、黄芩、白芍。
主要作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应用范围: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上腹痛、右胁痛等症状。
3.龙胆泻肝汤
主要成分: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甘草。
主要作用:清泻肝火,利湿热。
应用范围: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肝胆病变,如胆囊炎、胆结石等。
4.四逆散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主要作用:疏肝解郁,调和脾胃。
应用范围: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胃痛等症状。
5.金铃子散
主要成分:川楝子、延胡索。
主要作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应用范围:用于肝胆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
在使用中药配方进行治疗时,应遵循医师指导,以确保安全和疗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预防和缓解胆结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