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因:
飞蚊症:主要由玻璃体退化引起,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中的胶质变稀疏,出现混浊物。这些混浊物投影到视网膜上,形成“飞蚊”现象。其他原因包括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等。
白内障:晶状体蛋白变性和聚集,造成透明度降低,常见于老年人。外伤、糖尿病、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某些药物如类固醇也可能诱发白内障。
2.临床表现:
飞蚊症:主要表现为视野中有黑点、丝状物或蜘蛛网状漂浮物,随眼球运动而移动,不遮挡视力,但在明亮背景下更加明显。
白内障:视力逐渐模糊,看东西感觉像隔了一层薄雾,可能出现重影或夜间眩光现象。晚期白内障可导致严重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3.诊断:
飞蚊症:通过眼底镜检查玻璃体是否存在混浊及其位置,通常还能排除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
白内障: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评估其浑浊程度和对视力的影响。
4.治疗:
飞蚊症: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其他并发症,可选择玻璃体切除术或激光治疗。
白内障:早期可以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改善视力,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以恢复视力。
飞蚊症与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均有显著差异。应根据具体症状寻求专业眼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及时准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