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临床评估:
详细病史采集,了解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家族史探查,有无家族成员患有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关注面部、四肢及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突发性肿胀,以及是否伴有瘙痒或疼痛。
2.实验室检测:
血液常规检查,可排除感染等引起的类似症状。
血清补体水平测定,特别是C4和C1抑制蛋白水平,以判断是否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测,排查潜在的系统性疾病。
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抗体测定,排除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肿胀区域的软组织情况。
CT或MRI可进一步鉴别肿胀的深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尤其在内脏血管性水肿时尤为重要。
血管性水肿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通过系统的检查手段以确认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