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原因:
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为红色毛癣菌。
潮湿环境: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脚部多汗等易促使真菌繁殖。
2.症状:
脚趾间或脚底出现瘙痒、灼热感。
皮肤上出现小水疱,可能破裂形成溃疡。
皮肤干燥、脱屑,并伴有恶臭。
3.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外用如克霉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膏,每日使用2-3次,连续应用2-4周。
口服药物:严重或顽固病例可用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保持干燥:每日清洗脚部并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间隙。
更换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的棉质袜子,并定期更换。
4.预防措施:
避免与他人共享鞋袜和浴巾,避免光脚行走于公共场所如泳池、更衣室。
经常更换和清洗鞋袜,保持鞋内干燥,可使用除湿剂。
避免长时间穿封闭鞋子,尤其是在潮湿高温环境中。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