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CT主要用于识别脑部明显的结构性病变,如脑出血、肿瘤、大面积脑梗塞等。对于急性的大面积脑梗塞,CT可能在数小时内显示低密度灶。对于早期、小面积或微小的脑供血不足,CT的敏感性较低。
2.磁共振成像(MRI)比CT更为敏感,可以更早地发现缺血性改变,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有高敏感性。相比之下,CT在早期阶段可能看不到这些细节。
3.脑血流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其他功能性影像学检查,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能够评估脑血流和代谢状态,弥补CT的不足。
4.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和其他相关临床评估,可作为脑供血不足的辅助诊断手段。这些方法结合影像学检查,更能全面评估患者的脑供血情况。
尽管CT在某些情况下对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有限,但其快速、广泛应用和易于获取的特点使其仍然是初步筛查的重要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手段,更能准确评估脑供血不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