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等,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对具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高达70%,无进展生存期可增加至10-14个月。
3.针对ALK重排的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其有效率为60%-70%,无进展生存期约为8-10个月。
4.靶向药物通常比传统化疗副作用更少,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问题、腹泻和口腔溃疡,但总体上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更高。
5.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甚至维持治疗使用,具体应用取决于患者的分子检测结果和病情阶段。
靶向药物治疗在肺癌中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展示了良好的效果和前景。使用前需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测以确定适用人群,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副作用和疾病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