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萎缩是怎么回事

2024-10-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病理性萎缩是一种异常的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现象,通常由于细胞数量减少或细胞体积变小所致。其主要原因包括营养不足、血液供应不良、神经支配受损等。

1.营养不足:当机体长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时,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物质,导致细胞体积变小甚至死亡。例如,饥饿会导致脂肪组织和肌肉萎缩。

2.血液供应不良:血液是组织和器官的重要营养来源,当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会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萎缩。慢性心衰引起的肝脏萎缩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3.神经支配受损:神经系统对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当神经系统受损,如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相应区域的肌肉萎缩。例如,中风后常见的偏瘫侧肌肉萎缩。

4.内分泌失调:某些激素对于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都可能导致相关组织萎缩。

5.机械压力:长期的机械压迫可以导致组织供血不足,引起萎缩。例如,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容易出现褥疮部位的皮肤和筋膜萎缩。

早期识别和治疗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对于恢复和改善组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均衡的饮食、合理的运动以及积极管理慢性疾病,可有效预防病理性萎缩的发生和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