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温阳散寒:
附子:附子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作用,常用于寒邪内侵导致的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
干姜: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适用于寒湿中阻的情况,如胃寒呕吐、腹泻等。
2.祛湿: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同时增强脾胃功能。
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和健脾的效果,可以改善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浮肿、尿少等症状。
薏苡仁: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常用于湿热下注或湿气过盛引起的身体不适。
3.复方药物:
理中丸:理中丸由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寒湿中阻的症状。
真武汤:真武汤包含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主要用于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对寒湿导致的水肿、畏寒怕冷有效果。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避免寒凉食物、保持温暖环境,也是控制寒湿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