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尿常规可能出现的异常
尿酸盐结晶:可能提示尿酸排泄过多或尿酸在尿中分解不充分。
蛋白尿:可能与尿酸损伤肾脏小管功能有关。
血尿:可能是尿酸结石引起的机械性损伤。
尿pH降低:尿液偏酸性易促使尿酸盐沉积,增加结石风险。
2.处理原则
合理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适度增加碱性食物(如蔬果)以改善尿液酸碱度。
促进尿酸排泄:确保每日饮水量达到2-3升,以稀释尿液并减少尿酸盐沉积。
药物干预:根据病情选用降尿酸药物,如非布司他等;若伴随尿酸结石可服用碱化尿液药物如枸橼酸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动态监测: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出现新的问题。
3.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超声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尿酸结石或其他病理变化。
血生化检查:观察肌酐、尿素氮水平,明确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
24小时尿酸排泄量:有助于区分代谢型或排泄型高尿酸血症。
出现上述情况应尽早处理,以防病情加重导致急性或慢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