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纤维化:在肝炎(如乙型或丙型肝炎)长期存在情况下,肝细胞反复受损并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取代健康肝组织,使肝脏结构和功能受影响。虽然纤维化初期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随着纤维化范围扩大,肝功能逐渐减弱。
2.肝硬化:当纤维化持续进展,瘢痕组织大量堆积时,肝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肝硬化形成。此时,肝脏无法有效执行代谢、解毒及合成蛋白质等功能。肝硬化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黄疸、水肿及腹水,并增加肝癌风险。
3.数据显示,肝炎患者中约20-30%可能在10-2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具体进程因个体差异、病毒类型及治疗情况而不同。
肝炎纤维化向肝硬化的进展表明肝脏结构与功能的严重受损,需要积极监测与治疗,以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定期检查、控制病因及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防止纤维化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