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局部穴位:
重点选取的穴位包括地仓、颊车、迎香、四白、阳白和睛明。这些穴位主要分布在面部,与局部经络和肌肉有直接联系,通过刺激可以改善局部神经肌肉功能。
局部穴位以循经取穴为主,如足阳明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上分布的穴位。
2.远端配穴:
常用的远端穴位包括合谷、太冲、列缺、外关。这些穴位位于四肢末端,但与头面部经络相连,可以通过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达到治疗效果。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治疗面瘫的重要远端穴位,可发挥通经活络作用。
3.对侧健侧调和:
针灸治疗时可能会选择健侧穴位进行辅助治疗,比如健侧的合谷穴,通过调节整体气血平衡,促进患侧功能恢复。
4.特殊考虑:
在急性期可能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和病因,适当加减选穴。例如伴有耳后疼痛时,可加取翳风穴;舌麻木不灵活可选廉泉穴。
针灸方案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止疼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