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准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凝血功能,并接受止痛药或镇静剂。影像学检查如CT或超声用于定位肿瘤,以确保准确穿刺。
2.定位和消毒:在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使用影像设备定位穿刺点。这通常包括在皮肤上标记适当的位置。
3.穿刺操作:
采用局部麻醉以减少穿刺时的不适感。
在影像引导下插入穿刺针,通过皮肤进入目标肿瘤区域。
如果是用于获取组织样本,针的设计允许抽取细胞或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
若用作治疗,如排放积液,则可能利用更大的针或管道来缓解症状。
4.术后护理:穿刺完成后,将拔除针头并在针孔处加压止血。患者需监测术后反应,包括疼痛、感染迹象等。
5.后续步骤:取得的组织样本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认诊断或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结果,医生可能建议后续治疗方案。
肠癌穿刺治疗具有微创性、恢复快的特点,但也有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需要术后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