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发展成胃癌的过程是怎样的

2025-08-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病情分析:浅表性胃炎本身是胃黏膜的一种轻度炎症状态,通常不会直接发展为胃癌。如果炎症持续存在,并伴随着其他风险因素,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或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胃炎。慢性炎症会导致胃黏膜的不断损伤和修复,从而增加细胞突变的风险。

2.肠化生: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部分胃黏膜细胞可能转变为类似肠道的细胞类型,这被称为肠化生。这一变化提示胃黏膜结构开始出现异常。

3.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肠化生区域的细胞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即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常,但尚未达到癌变程度。这是胃癌前期病变的一个重要阶段。

4.早期胃癌:如果异型增生继续发展,细胞异常程度加深,最终可能形成早期胃癌。此时癌变仅限于胃黏膜浅层,手术切除通常能有效治疗。

5.浸润性胃癌:若早期癌变未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癌组织可能侵入胃壁深层甚至邻近器官,形成浸润性胃癌,此时治疗难度增加,预后较差。

虽然浅表性胃炎到胃癌的发展过程可以存在上述阶段,但并非所有浅表性胃炎患者都会经历这些变化。定期健康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治疗胃炎和相关疾病能够有效降低胃癌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