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白天活动增加:尽量让宝宝白天多进行活动和互动,包括适当的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自然光能够帮助调节生物钟,使宝宝逐渐适应昼夜节律。
2.环境光线管理:白天保持室内明亮,而在晚上则要营造一个较为昏暗和安静的环境。这种光线变化能够帮助宝宝区分白天和夜晚。
3.固定的睡前程序:建立一个一致的睡前程序,如洗澡、听轻音乐或讲故事,有助于宝宝形成条件反射,意识到这些活动是准备入睡的信号。
4.午睡时间控制:避免让宝宝午睡过长时间,特别是在下午晚些时候,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
5.夜间觉醒处理:如果宝宝在夜间醒来,应减少与他的互动和刺激,只提供必要的安慰,慢慢引导其重新入睡。
6.渐进调整:每次改变作息时间时,可以每天提前或推迟15-30分钟,逐步调整至正常的生物钟。
这种调整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耐心和一致性是关键。家长应根据宝宝自身的适应能力进行逐步调整,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