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基底节区:这是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的部位之一。基底节区包括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这些区域负责调节运动功能。
2.丘脑:丘脑是另一个容易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部位,起着信息传递和整合中心的作用,影响感觉和运动功能。
3.桥脑:桥脑是脑干的一部分,对身体姿势和平衡起重要调控作用,也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常见部位。
4.内囊:内囊是传导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的重要通道,腔隙性梗塞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5.半卵圆中心:位于大脑皮层下方的白质区域,影响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出现腔隙性梗塞可能导致轻微的运动或感觉变化。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常会引发轻度但反复的神经功能缺失。高危人群需注意控制血压及血糖,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