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饮食调节
术后机体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来修复组织和增强免疫力。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例如:
蛋白质:每日建议摄入1.2-2.0克每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鱼、瘦肉、鸡蛋、大豆制品。
维生素C和E: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抗氧化,可多吃柑橘类水果、西红柿和坚果。
铁和锌:铁可预防贫血,锌对组织修复至关重要,可通过红肉、海鲜和全谷物获取。
同时避免过度油腻食品,以免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2.充足休息
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每天应至少睡眠7-9小时。睡眠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并促进组织再生。若存在睡眠障碍,可尝试调整作息规律,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
3.适当运动
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受限,适当的运动尤为重要。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肢体拉伸练习。每天建议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并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强度。同时,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不适或影响术区愈合。
4.心理疏导
手术对心理健康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如焦虑、抑郁或恐惧。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家人沟通等方式减轻心理负担。若心理压力较大且无法自行缓解,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尤其是出现发热、持续疼痛、伤口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