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引发的腹痛该如何处理

2025-03-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息肉可能导致腹痛,需要进行医疗评估和适当处理。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大肠的末端部位——乙状结肠上生长的息肉,这些息肉有可能引发肠道症状甚至癌变,因此关注其症状和风险非常重要。

1.诊断与评估:发现乙状结肠息肉后,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结肠镜检查。这种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内情况,并可在发现问题时直接取样或切除。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筛查。

2.临床症状:乙状结肠息肉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不少息肉在形成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息肉增大,可能引起肠道不适或阻塞。

3.治疗方法:治疗通常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及病理性质决定。小的良性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镜下电切术或热切除术移除。对于疑似恶性的息肉,或者无法通过内镜完全切除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4.预防措施:饮食中增加纤维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可以降低息肉的发生风险。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也有助于预防息肉。

早期发现并处理乙状结肠息肉能有效减轻腹痛症状,降低潜在的癌变风险。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