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温盐水:最简单且常用的坐浴溶液。每升温水中加入约9克食盐,可以帮助清洁伤口,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2.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具有杀菌和收敛的作用。在使用时,要将其浓度控制在0.01%至0.1%,以免引起皮肤刺激。通常每次坐浴加入高锰酸钾片剂一小片,确保溶解均匀。
3.碘伏或稀释碘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预防感染。使用时需要按照指导进行稀释,以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4.草本植物浸泡液:如金银花、蒲公英等草本植物制成的浸泡液,也可用于坐浴,能够舒缓疼痛和减少炎症反应。
坐浴疗法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但需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溶液浓度的控制,以防止皮肤刺激或其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