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
保证每天睡7-8小时,避免睡眠时间过长或不足。
避免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晚间睡眠。
2.优化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建议房间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
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减少外界光线干扰。
减少蓝光暴露,尤其是在入睡前1-2小时。可以关闭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
3.饮食与运动:
避免睡前2小时内摄入咖啡因、酒精或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晚餐不宜过饱,以免消化负担影响睡眠。
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避免睡前过度锻炼。
4.心理调节:
缓解压力和焦虑,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训练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建立睡前放松仪式,比如阅读、听轻音乐或泡热水澡。
如果伴随情绪低落或压力过大,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5.药物及辅助治疗:
如睡眠问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药物,例如褪黑素类制剂。
针对可能的抑郁症或焦虑障碍,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睡眠障碍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调整,这是目前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果早醒持续超过1个月,且伴随白天疲劳、情绪低落或注意力下降,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包括排查更年期、甲状腺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