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它们可以迅速缓解焦虑,但存在依赖风险,一般用于短期急性阶段。
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是焦虑症的长期用药。这些药物起效较慢,通常需要2至4周。
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可以缓解与焦虑相关的心悸、震颤等躯体症状。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从根源上减少焦虑。研究表明,经过8到12次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能显著缓解。
曝露治疗:特别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焦虑症,如社交焦虑、恐惧症等,通过逐步暴露于令人焦虑的情境来减轻反应。
正念疗法:帮助提高对内在感受的觉察,减少对焦虑情绪的过度反应。
3.健康生活方式辅助:
合理睡眠:保证每天7到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明显减轻焦虑情绪。
饮食调节: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镁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4.应激管理:
学习放松技巧:诸如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急性发作时的不适。
制定合理目标:避免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引发压力,并分阶段完成任务以降低焦虑水平。
焦虑症的治疗需要坚持,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与专业医生的联系,及时反馈病情变化。如果焦虑症影响日常生活,应尽早咨询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