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与生物钟一致:人体具有昼夜节律,这种内在的生物钟影响着睡眠和觉醒时间。如果属于“早睡早起型”,建议在清晨6-7点之间起床。如果是“晚睡晚起型”,可以适当推迟到7-8点。无论何种类型,固定起床时间有助于维持规律的生物钟。
2.保证睡眠时长:成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睡眠。以晚上11点入睡为例,大约在早上6-8点醒来较为理想。如果无法确保这一时长,长期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3.避免睡眠惯性:人在深度睡眠阶段被唤醒时容易感到疲惫。这时若强行起床,可能会持续感到困倦。一般情况下,90分钟是完整的睡眠周期,理想的起床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完成一个或多个完整睡眠周期后。
4.配合阳光和作息:在自然光线出现后起床更符合人体生物钟,因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帮助唤醒身体。居住环境如果上午阳光充足,可选择6-8点起床;若光线不足,则可能需要人工光线辅助。
5.实际生活安排:工作、学习和家庭责任也可能决定具体起床时间。在这些条件下,应调整前一晚的睡眠时间,以确保充足休息。
规律的起床时间不仅促进健康,还能提供稳定的日常节奏,增强身体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