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是指患者症状发作的时期,此时表现可能包括妄想、幻觉、思维混乱、行为紊乱等,需要迅速干预以控制病情。该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症状,并防止患者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时间通常为4到8周,具体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巩固期治疗:
在急性症状得到缓解后,进入巩固期,重点是减轻残留症状并防止复发。药物剂量一般较急性期有所调整,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或家庭干预。在此阶段,患者教育和家属支持也非常重要,以便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巩固期通常持续6个月至1年。
3.维持期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维持期旨在长期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仍需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但剂量可能进一步减少。强调康复训练,包括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和心理支持。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因个体情况不同,通常至少维持1年至数年,部分高危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治疗。
早期识别、科学治疗和规范管理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对于患者而言,定期随诊、遵医嘱用药及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