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成因与机制:宫腔粘连多由子宫内膜损伤后不完全愈合引起,常见于流产、刮宫术后,也可能由于子宫感染、手术等因素诱发。愈合过程中过度的纤维化反应,导致宫腔内壁相互粘连。
2.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减少或停经、不孕、反复流产等情况。有些情况下,若粘连未完全阻塞宫腔,则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会影响生育能力。
3.诊断方法:子宫声学造影、宫腔镜检查等是比较常用的诊断工具,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并评估粘连的程度。
4.治疗方式: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恢复子宫内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可能需要结合激素疗法促进内膜再生,以及物理治疗如宫内放置节育器以防止再粘连。
5.预后和监测:大多数经过治疗的女性可以成功怀孕,但个体差异较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
宫腔粘连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长期的生殖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