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原因:
面部皮炎:主要由外界刺激或内部因素引起。例如接触性皮炎可由化妆品、洗面奶等外用品引起;脂溢性皮炎则常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湿疹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
过敏:通常是免疫系统对正常无害物质(如食物、药物、花粉等)产生的异常反应。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这些物质为有害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2.症状:
面部皮炎:红斑、干燥、脱屑、瘙痒,有时可能出现小水泡或脓包。症状多局限于特定区域,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复发。
过敏:除了红斑和瘙痒外,还可能伴有风团(荨麻疹)、眼睛肿胀、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症状通常会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出现,并在短时间内消退。
3.诊断:
面部皮炎: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皮肤活检来确诊。医生会询问近期使用的化妆品、护肤品、药物等。
过敏:通过过敏原测试(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确定过敏源。详细的病史记录对于判断过敏原至关重要。
4.治疗:
面部皮炎:避免已知的刺激因素,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和润泽。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过敏:避免接触过敏原,可能需要服用抗组胺药物或进行脱敏治疗。在严重情况下,需立即就医。
面部皮炎和过敏虽然表现相似,但成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了解二者的区别有助于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