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正常情况下的粪便颜色
正常粪便颜色通常呈黄褐色至深褐色,主要由胆汁代谢产物所决定。进食某些食物(如菠菜、动物血制品等)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活性炭片)可能导致短期内粪便颜色加深。
2.病理情况下的粪便颜色变化
黑色或柏油样粪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由于血液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黑色粪便。
暗红色粪便:多见于中段消化道出血,如小肠问题。
鲜红色粪便:可能与下消化道出血相关,常见于痔疮或直肠疾病。
3.胃癌相关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恶心呕吐、腹胀,以及黑色粪便。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存在,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4.诊断依据
若怀疑胃癌,通常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内镜)及组织活检结果进行确诊。
若只是偶尔出现粪便颜色偏深且无其他不适,多数情况下无须担忧。但若伴随长期颜色异常、规律改变或其他全身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