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汗液组成:人体腋下主要分布着两类汗腺,分别是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以水为主,几乎无味;而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会形成特定气味。但这种气味的强弱在不同人之间差别较大。
2.细菌代谢作用:人体皮肤上自然存在多种细菌,例如表皮葡萄球菌或棒状杆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这些细菌会分解汗液中的成分,释放出脂肪酸或氨类化合物,从而产生特殊但较轻的气味,即非典型性的汗味。
3.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中的辛辣食物、大蒜、洋葱以及酒精等可能通过汗液排泄,使汗味发生变化。不良的清洁习惯(如长期未清洗腋下)或者穿着不透气的衣物也会加重气味。
4.个人体质差异:有些人天生顶泌汗腺较为发达,汗液成分更容易被细菌分解;激素水平波动(如青春期、妊娠期)也可能导致气味改变。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疾病,如轻度腋臭,也可能表现为类似气味但不明显。
5.环境及心理因素: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会增加汗液分泌量,加速细菌繁殖。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下,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顶泌汗腺分泌更多汗液,从而间接增强气味。
若气味并不明显且不伴随其他异常情况,多为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刺鼻气味、皮肤红肿或瘙痒,则需警惕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保持日常腋下清洁、避免长时间穿着不透气衣物以及合理调整饮食对改善这一情况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