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病因:肛周脓肿多由细菌感染导致。常见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源可能来自肛腺、直肠或外部创伤。
2.发病机制:当肛门附近的腺体被堵塞或受损时,细菌容易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和化脓。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白细胞聚集,形成脓肿。
3.症状表现: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排便时。
肿胀:肿块可能触摸到,且伴有压痛。
红肿热痛:局部皮肤变红、发热。
发热:全身症状可能包括轻度发热。
4.诊断方法:通常通过临床检查即可确诊,有时需要借助超声或MRI以确定脓肿的位置及范围。
5.治疗方案:
切开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切开脓肿将脓液排出。
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
后续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扩散。
6.预后与并发症:如不治疗,可能引发肛瘘等并发症。早期治疗通常能得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了解肛周脓肿的形成原因及其症状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治疗。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恢复速度,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