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识别并调整药物:一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及部分抗酸药等,可能引发便秘。优先考虑是否有替代药物可用或调整剂量。
2.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每日纤维摄入量应在20-35克。同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2-3升水,有助于软化粪便。
3.身体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每日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
4.药物治疗:当非药物措施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泻药,包括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或容积性泻药(如聚乙二醇)。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使用时间和剂量。
5.心理干预:长期便秘可能伴随焦虑或抑郁,必要时需心理支持或治疗。
医源性便秘的处理通常需要多方面结合进行,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可能需要个性化调整。及时识别引发便秘的因素是改善症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