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大便常规检查能够检测是否存在潜血。潜血即肉眼无法看到的少量出血,这可能是消化道溃疡、息肉或者癌症等病变的早期信号。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发现微小的出血点,从而及早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2.大便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有助于判断肠道内是否存在异常感染。一些细菌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通过大便检测可以辨别具体的病原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3.大便中的寄生虫卵检查则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这类感染常见于某些特定人群和地区,会引起各种消化系统症状,通过大便检查可以明确是否需要驱虫治疗。
4.大便中脂肪含量测定可以评估吸收功能。如果大便中脂肪过多,可能提示消化不良或小肠吸收障碍。这对于诊断慢性胰腺炎、乳糜泻等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大便颜色和形状的异常也能反映很多问题。例如,大便呈黑色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而大便变白则可能与胆道阻塞有关。医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消化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
胃肠镜检查前的大便检测,能够为医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