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处理:崴脚后的前24到48小时属于急性期,需采用“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抬高。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控制肿胀和疼痛。
2.冰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以减少局部血流量和炎症的发生。
3.加压与抬高:使用弹性绷带包扎以提供支撑,并尽量将脚部抬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肿胀。
4.按摩时机:待崴脚后的肿胀和疼痛缓解后,可以开始按摩,一般建议在24至48小时后进行。
5.按摩方法:
使用手指轻按脚踝周围区域,从内向外轻轻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滚动动作按摩小腿肌肉,以放松紧张的组织。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以5-10分钟为宜,根据自身感受调整力度。
6.警惕信号:若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或异常肿胀,应考虑就医排除更严重的损伤如骨折。
早期注意休息和适当冷敷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而后期的轻柔按摩则有益于加速恢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