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筛查方法
常见的肠癌筛查工具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直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CT仿真技术)等。其中:
粪便潜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其敏感性受到限制,适用于初步筛查。
结直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壁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其准确率一般可达到90%以上。
虚拟结肠镜:利用成像技术生成三维肠道图像,适合某些不能耐受传统肠镜的人群,但灵敏度略低于传统肠镜。
2.早期症状与体检信号
肠癌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腹胀、不明原因的贫血、大便性状改变或间歇性腹泻便秘交替等,但这些症状常被忽视。对有以下情况的人群需更警惕:
年龄超过50岁,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有家族肠癌史或炎性肠病病史的人群,被认为是高风险人群,应提前开始筛查且筛查频率需提高。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食品摄入)及吸烟饮酒者也应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3.病理检查的重要性
如果筛查发现可疑病灶,通过结肠镜下的活组织检查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肠癌的最可靠手段。一旦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评估疾病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影像学评估
对于一些无法接受肠镜检查的人,可选择其他影像学方法,如腹部超声、CT或MRI。这些方法虽然不用于初步筛查,但在个别情况下仍有辅助价值。
早期诊断肠癌依靠有效筛查、高危人群管理及及时症状识别,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时间。在没有明显症状时,高危个体尤其需要定期体检,遵从医嘱完成相关筛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