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病理变化
假性近视的核心在于睫状肌功能异常,并未涉及眼部结构的永久改变,眼轴长度通常正常。真性近视则与眼轴过度增长直接相关,这是导致影像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的根本原因。
2.可逆性
假性近视通过规范用眼习惯、充分休息或药物放松睫状肌后,视力有可能完全恢复。真性近视一旦发生,属于不可逆现象,只能通过配戴矫正镜片、手术等方式改善视觉质量。
3.诊断方法
通过散瞳验光可以区分两者。假性近视在睫状肌麻痹后,视力可恢复正常;真性近视即使经过散瞳处理,屈光状态依然表现为近视。
4.发病原因
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常因过度近距离用眼、不良环境光线等因素触发。真性近视则多与遗传、长期不良用眼行为及环境共同作用有关。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正确姿势,适度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假性近视的发生,也对延缓真性近视的发展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