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量减少的原因

2025-05-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骨骼形成和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衰老:随着年龄增长,骨量自然减少。一般在30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开始丧失。大约每年会流失0.5%到1%的骨量。

2.激素变化: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速。在绝经后的前5到7年,年骨量流失可达到2%至3%。

3.营养缺乏: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会限制骨骼的形成。钙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

4.生活方式因素:缺乏体育锻炼,尤其是承重运动,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吸烟和过量饮酒也与骨量减少有关。

5.疾病和药物: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6.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发生骨量减少的风险更高。

骨量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生活方式、遗传、激素以及其他健康状况。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度运动,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减缓骨量流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