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正常情况下,骨折的愈合经历血肿形成、纤维软骨痂形成、硬骨痂形成以及骨重塑四个阶段。骨痂是在愈合过程中由纤维软骨转变为硬骨的结果,是新骨形成的表现。
2.时间进程:一般而言,在骨折后的2至3周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骨痂的发展,这一时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年龄、骨折类型及部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骨痂的类型和作用:
外骨痂(外部):主要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由于其位置较外,更容易在影像中被观察到。
内骨痂(内部):主要参与骨髓腔的修复,虽然不如外骨痂显著,但对整体愈合同样重要。
4.临床意义:骨痂的出现是骨折愈合的积极信号,表明身体正在有效地修复受损区域。但如果骨痂过量或愈合异常,则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或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评估。
骨痂影的出现通常是一个积极的愈合迹象,但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资料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骨折愈合的质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