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测量方面的问题:可能是测量血压的方法不正确。例如,袖带的位置不当、使用的设备不准确,或者在测量前没有进行足够的休息等都会导致读数不准确。测量时间和频率也会影响结果,某些情况下单次测量可能无法反映真实的血压变化。
2.药物因素:药物的剂量可能不足以有效降低血压,或者患者对某种药物反应较弱。耐药性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长期使用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导致作用减弱。不遵医嘱服药或擅自停药也会导致血压难以下降。
3.生活方式影响:饮食、运动、情绪压力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影响血压控制。如果饮食中含盐量过高,或缺乏锻炼,可能使得降压效果不明显。
4.个体生理差异:每个人对药物及治疗方案的反应不同,这与基因、年龄、体重等多种生理因素有关。有些个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或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看到显著的血压下降。
5.其他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脏问题等也可能影响血压的控制效果。未被诊断或控制的其他健康问题可能干扰降压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降压治疗时,定期监测血压并与专业人士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