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降低体重能减轻心脏负担。超重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减重5%到10%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
2.减肥可改善血脂水平。肥胖常伴随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这些因素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肌缺血。适度减肥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动脉健康。
3.体重控制有助于调节血压。高血压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减肥,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以降低约0.5-2mmHg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系统的压力。
4.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肥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而糖尿病本身又是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5.改善炎症指标。肥胖容易引起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因素。适度减肥能降低炎症标志物,例如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通过这些机制,减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仅靠减肥可能无法完全消除所有的心肌缺血风险,建议结合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来达到最佳效果。定期检查和监测健康指标也是预防心肌缺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