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及时评估病情:首先应对水泡进行评估,包括水泡的数量、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红、肿胀或疼痛。这有助于判断水泡形成的原因。
2.保持水泡完整性:在没有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以减少感染风险。避免自行刺破水泡,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感染。
3.预防感染:如果水泡破裂,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定期更换。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加。
4.减轻局部压力:确保患者体位经常变换,尤其是在水泡区域,以减少持续压迫。可以使用气垫床或其他辅助设备来分散压力。
5.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如果水泡数量多、面积大或伴有严重不适、感染,应联系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需要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卫生,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