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原因与机制:
玻璃体通常在年轻时呈凝胶状,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液化。如果液化后的玻璃体与视网膜发生异常粘连,就可能在收缩时牵拉视网膜,最终导致裂口。
高度近视患者因其眼轴较长,视网膜被拉薄,更易发生裂口。
外伤、高眼压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视网膜裂口。
2.症状表现:
多数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一些人可能会感到视力模糊或有闪光感。
如果裂口未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脱离,出现更严重的视觉障碍如视野缺损。
3.诊断与检查:
裂口通常通过眼底镜检查发现,眼科医生可以通过散瞳后详细观察视网膜情况。
必要时会进行眼底照相或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4.治疗方法: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裂口,医生可能采取观察随访的方式。
激光光凝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激光在裂口周围造成瘢痕形成,以防止裂口扩大。
严重情况下,如已导致视网膜脱离,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眼底裂口需高度重视,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避免发展为视网膜脱离,从而保护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