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帕拉米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恶心或皮肤反应,包括发热后的出汗现象。这些通常是药物作用引起的自限性症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2.全身出汗也可能与体温变化有关。对于患有甲流的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后,身体可能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从而降低体温。如果出汗后伴随体温下降、体力恢复等,通常无需担忧,这是身体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部分。
3.如果全身出汗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心率加快、头晕乏力、皮肤苍白等表现,应警惕低血糖、虚脱等问题。这时需要让患者躺下休息,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或淡盐水,严重时及时就医。
4.在极少数情况下,帕拉米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甚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如果全身出汗伴有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需立即停止用药并尽快就医。
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及其他伴随症状,合理调整环境温度以防病情恶化。在服用任何药物期间,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