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身体温度调节和心血管负担
游泳会让体表温度降低,尤其是在较凉的水中,皮肤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如果刚从冷水中上岸后马上进入高温环境,体表血管会迅速扩张。这种快速的冷热变化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承受过度压力,可能引发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低血压或休克。
2.水分流失风险
游泳过程中虽然在水中,但人体依然会通过运动消耗大量水分,而汗蒸则进一步加剧水分的流失。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出现脱水现象。脱水可能引起头痛、乏力或电解质紊乱。
3.肌肉恢复需求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完成后肌肉需要时间放松并缓解乳酸堆积。如果立即汗蒸,高温可能加重肌肉疲劳。不适当的恢复方式还可能延长肌肉酸痛时间。
4.免疫系统反应
游泳后,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免疫功能可能处于短暂的抑制状态。如果此时承受额外的热刺激,免疫系统或因承受过多压力而加剧抑制,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建议在游泳结束后,至少休息30-60分钟,确保体温和心率平稳,并充分补充水分后再考虑是否适合进行汗蒸。同时,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决定,避免过度刺激造成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