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激光治疗:
常用脉冲染料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靶向血管组织。
一般需多次治疗,每次间隔4-6周,疗效逐步显现。
适用于早期血管瘤及毛细血管扩张情况,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少。
2.药物治疗:
口服或局部涂抹β受体阻滞剂,例如普萘洛尔,可以减少病灶内血流量,从而减轻红色外观。
糖皮质激素在一定情况下可应用于控制血管瘤生长,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全身性副作用。
3.手术治疗:
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改善的复杂血管瘤,可考虑手术切除。
一般针对较大的或深层的病变,同时关注术后疤痕问题。
4.自然演变:
部分婴儿早期的血管瘤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退,通常在7岁前完全或部分消退。
病程中需观察其变化,如快速增大或发生溃疡应及时就医。
面部血管瘤的治疗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病变特点及个人需求,不建议自行使用偏方或刺激性产品,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