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气海穴:位于肚脐下1.5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增强体内阳气,改善下腹部供血,对缓解宫寒引起的痛经和月经不调有帮助。
2.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此穴位是女性保健的重要穴位,艾灸可以温养下焦,调节月经,改善宫寒症状。
3.中极穴:位于肚脐下4寸处。艾灸中极穴有助于温暖子宫,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运作。
4.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艾灸此穴位可以温煦肾阳,增强体质,改善畏寒怕冷和宫寒症状。
5.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三阴交是调理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艾灸可帮助疏通经络,改善宫寒导致的不适。
每个穴位艾灸时间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每周进行2-3次,坚持数周后一般可见效果。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避免在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也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免因烟雾过多影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