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解剖学因素: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的支持结构如盆底肌肉、肛提肌以及韧带的松弛或损伤是导致黏膜脱垂的重要原因。这些结构功能减弱后,直肠可能失去足够的支撑。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弹性降低,盆底肌肉强度下降,使得老年人更易发生直肠黏膜脱垂。研究显示,超过60岁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此问题的影响。
3.慢性便秘:长期用力排便会对盆底肌肉施加过多压力,导致这些肌肉疲劳乃至损伤,从而增加直肠黏膜脱垂的风险。统计表明,约30%的慢性便秘患者可能出现脱垂症状。
4.妊娠和分娩: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加,这常常是导致产后直肠黏膜脱垂的原因之一。据研究,大约15%至20%的经阴道分娩的妇女可能经历不同程度的脱垂。
5.其他病理因素: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可能影响盆底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直肠黏膜脱垂。慢性腹泻、肠道炎症等也可能加重该症状。
直肠黏膜脱垂的形成涉及多个复杂因素,包括解剖结构的支撑功能、年龄相关的生理退化、慢性便秘的机械负荷、妊娠分娩过程中的张力,以及潜在的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生活方式调整、积极治疗便秘和及时就医评估能够帮助管理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