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症状评估:
了解患者术前有无类似症状,以及术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注意大小便障碍的具体表现,例如尿潴留、排尿无力、失禁或便秘,可能提示不同神经损伤部位。
排查伴随症状,如下肢麻木、疼痛或无力,可能进一步提示神经受压情况。
2.影像学检查:
术后磁共振或CT扫描可帮助明确是否存在神经受压、手术部位炎症或其他结构性异常。
必要时可进行脊髓或神经功能相关检查,评估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
3.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可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类)、改善循环的药物,以及短期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康复训练:包括膀胱功能训练(如间歇导尿)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恢复锻炼,预防功能进一步下降。
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或生物反馈治疗,可促进神经恢复。
手术干预:如果影像学证实神经明显受压且症状持续加重,可能需要二次手术以缓解压迫。
4.并发症预防:
长期尿潴留易引发泌尿系感染,应注意保持泌尿系统清洁。
便秘严重时,可辅以调节饮食、服用泻药或物理通便。
监测下肢功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处理应以尽早发现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结合专业医生指导制定康复方案,密切观察症状变化,确保神经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