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起到镇静和抗焦虑的效果。这类药物一般用于短期缓解急性焦虑。
2.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可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水平,从而改善情绪和焦虑状态。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通过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来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3.β-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的β-受体,减少心率和手抖等躯体症状,有助于缓解与紧张相关的生理反应。
4.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如布斯吡酮,通过调节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活动,缓解焦虑症状。此类药物的起效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周才能看到显著效果。
心理紧张虽可通过药物缓解,但长期治疗还需结合心理治疗、行为疗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服用任何药物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