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草酸钙结石:
类型:最常见的尿结石类型,占所有病例的70%-80%。
颜色:通常呈深棕色或黑褐色,有时也可能是淡黄色。
特点:表面多为粗糙不平,触感像砂砾,容易引起尿路黏膜损伤和血尿。
2.磷酸钙结石:
类型:常见于代谢性碱性尿液患者,比例占10%-20%。
颜色: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
特点:质地较硬,形状相对规则,表面光滑。
3.尿酸结石:
类型:由尿酸浓度过高形成,约占5%-10%,与酸性尿液密切相关。
颜色:典型为橙黄色或砖红色。
特点:质地较软,光滑,易碎,常与嘌呤代谢紊乱如痛风有关。
4.感染性结石(磷酸铵镁结石):
类型:由于尿路感染导致,占2%-15%。
颜色:多为灰白色或浅黄色。
特点:质地松软,多呈珊瑚状,容易填满肾盂和肾盏,形成鹿角样结石。
5.胱氨酸结石:
类型:罕见,约占1%,多见于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症患者。
颜色:淡黄色至黄绿色。
特点:结构透明、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但在显微镜下可见六边形晶体。
尿结石的颜色和类型不仅可以帮助推测其成分,还能间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和饮食习惯。在确诊和治疗过程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