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前列腺疾病患者留置导尿

2025-02-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为前列腺疾病患者留置导尿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可以有效缓解因前列腺增生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尿潴留。这一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1.评估患者情况

确定是否存在急性尿潴留或慢性尿潴留等适应症。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因尿道阻塞而出现这些问题。

排查禁忌症,如严重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情况。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通常可选用12~16号硅胶管,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需要稍硬一些的导管以更容易通过前列腺区域。

如果患者伴有明显排泄障碍,可考虑使用特殊设计的前列腺导尿管,以适应弯曲的尿道通路。

3.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后佩戴无菌手套,并准备必要的器械,包括消毒液、润滑剂、导尿管、注射器(用于充盈气囊)以及尿袋。

仔细清洁并消毒患者会阴部及尿道口,避免感染风险。同时,保持患者放松,尽量减少心理压力。

4.插入导尿管

润滑导尿管前端,以降低摩擦力并减轻不适感。

轻柔地将导尿管沿尿道插入至膀胱位置,明显感受到尿液流出时即表明导管已进入膀胱。

如果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推进,应暂停操作并重新评估原因,可能需要专业泌尿科医生协助。

5.固定导尿管与连接尿袋

使用注射器向导尿管气囊内注入规定量的无菌水(通常10毫升),以防止导尿管脱落。

将尿袋固定在床边或患者腿部,同时保持低于膀胱水平,以利于尿液引流。

6.观察与护理

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状,及时发现异常如血尿或感染迹象。

保持导尿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或皮肤破溃。

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应根据医嘱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间隔为2~4周。

规范操作是确保安全与效果的关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持续性阻力、尿液带血或患者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评估并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