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良性病变:
(1)炎症性肺结节:若是由感染如肺结核、肺炎或真菌感染导致的结节,在感染得到有效治疗后,结节可能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2)肉芽肿:肉芽组织形成后也可能会随着炎症反应的减弱而缩小,但有些可能长期存在。
(3)瘢痕性结节:如果结节是瘢痕组织,则常保持稳定大小,不会继续增大,但偶尔在吸收过程中可能略有缩小。
2.恶性病变:
恶性肺结节一般具有持续增长的特性,较少出现自然缩小的情况。如果恶性结节缩小,多数情况下与接受了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有关。自发性缩小的现象极为罕见,需高度警惕潜在疾病进展或转移的可能性。
3.其他原因:
(1)假性增大:影像学检查中,由于拍摄角度不同、技术误差或者周围炎症反应,可能会对肺结节的实际大小产生误判,从而出现“先增大后缩小”的假象。
(2)免疫调节:个别患者的肺结节可能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部分吸收或缩小,但这并不常见。
观察到肺结节大小变化时,应定期随访检查并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如有疑似恶性的倾向,建议早期干预和进一步诊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