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良性肺结节:
(1)炎性结节:占良性结节的多数,由感染性病灶导致,常见于细菌、真菌或结核感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2)错构瘤:为一种常见的良性肺肿瘤,生长缓慢,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牛奶玻璃样"或钙化点。
(3)肉芽肿:多由慢性感染或免疫反应引起,常因结核或其他特殊病原体导致,影像学上可能显示环状或斑片状钙化。
2.恶性肺结节:
(1)原发性肺癌:尤其是腺癌,早期可能呈结节状,直径小于3厘米时被称为孤立性肺结节。
(2)转移性肺结节:其他部位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途径转移至肺部,通常表现为多发性结节,大小不一。
(3)小细胞肺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尽管较少以单个结节形式出现,但仍需纳入鉴别诊断。
3.根据影像学特点分类:
(1)实性结节:密度均匀,通常良性比例较高,但不排除恶性可能。
(2)部分实性结节:同时具有实性成分与磨玻璃成分,恶性风险较高。
(3)纯磨玻璃样结节:呈现淡薄云雾状,是早期肺腺癌的重要影像学表现之一。
4.特殊类型:
(1)钙化结节:通常提示良性,如错构瘤或肉芽肿,但也需结合临床背景判断。
(2)脂肪密度结节:若含有脂肪成分,多提示错构瘤等良性病变。
肺结节的检测结果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结节大小及增长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胸部CT随访或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因。